当前位置:首页 » 皮卡越野 » 12月越野跑赛事

12月越野跑赛事

发布时间: 2024-01-06 08:28:13

A. 甘肃一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由于极端天气,造成 21 人遇难,伤亡为何会如此严重有办法避免吗

由于赛段内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夜间气温再度下降,搜救难度进一步加大。另外,由于景区的地形高度差在60到200米之间,很多地区的通信信号很差,也给搜救造成了一定困难。救援人员表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参加越野赛的参赛队员衣着单薄,而且当地气温非常低,山上的温度可能接近零度,低温是失联人员面临的最大威胁。

出现低温症信号应立刻终止比赛,在这类活动中,出现这么多因低体温症遇难的情况很少见,这也提醒活动主办方和参赛选手都应该有充分的风险意识,最好能提前掌握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王铁军说,作为参赛选手,最好能带上足够保暖的衣服。虽然越野赛是比较艰苦的比赛,可能每多一点重量都会影响比赛成绩,但是跟生命相比这些其实也不重要了,因为只有活着才能完赛!

比赛中,一旦参赛选手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不受控制的颤抖,这就是低体温症的危险信号,需要立刻终止比赛紧急下撤,越早撤离越好。

据公开报道,参赛选手们遇险的20公里至31公里赛段,位于第二打卡点(24公里)和第三打卡点(32.5公里)附近。两个打卡点间相隔8公里,全部是爬坡路段,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地方非常陡峭。原本此段赛道的难度就很大,遇到了大风、降雨的恶劣天气,选手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低体温是因为人体损失的热量超过了产生的热量。及时补充能量,可以通过及时补水进食来实现,例如可以多准备一些含糖饮品或者食物。除了携带防风保暖衣物以外,还要从热量的4种传播方式(传导、对流、辐射、蒸发)上考虑,如何阻断热量丢失,例如准备防风保暖的衣物、保持身体干燥、使用急救毯等。

保温毯是一种金属色的非常轻薄的遮盖物品,折叠起来只有半个手掌大,携带方便保暖效果不错。据公开报道,由于极端天气出现,山地风太大,参赛选手们携带的保温毯都被吹烂。

失温症与周围环境温度息息相关:

在这类活动(马拉松和越野)中,出现这么多低体温症的情况很少见,遇到较多的是中暑,这可能让大家忽视了对低温的防护。所以这次事故也是警钟,提醒各个活动主办方和参赛选手,在组织和参加这类活动的时候,除了要注意热的因素(防止中暑)以外,还需要密切注意冷的因素(防止低体温症)。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专家详解失温究竟有

B. 白银山最后一个越野赛生还者多器官受损,目前的情况如何

白银山最后一个越野赛生还者多器官受损,目前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这名最后一名越野赛生还者依然处于生命垂危的边缘,医生推断恢复意识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在甘肃白银马拉松比赛,一场狂风暴雨夺走了参赛者21条生命。而王庆林则是这场马拉松比赛最后一名被救援人员拯救的生还者。他在野外待了长达一天一夜的时间,狂风暴雨和冰雹对他身体的侵袭非常严重。他的身体已经处于极度失温状态,体温下降到33度以下,已经完全没有了意识。在救援人员找他以后,立马将他转到了重症监护室。当地已经邀请多名专家对他进行会诊,由于他在野外待的时间最长,身体的多种器官已经衰竭,他的情况依然是不容乐观的。

甘肃白银马拉松比赛造成21人不幸遇难,那么,你认为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C. 一场越野赛为何成为“夺命跑”新华社:仍有四大疑问待解

23日12时许,甘肃白银市景泰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前方应急指挥部宣告搜救行动结束,最终确认遇难参赛者21人,其中不乏一些国内优秀运动员。生命的意外凋零,令人惋惜和震惊。

172人参赛,21人遇难。这场超10%参赛人员遇难的“夺命”越野赛,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场户外越野赛事,超10%参赛人员遇难

22日9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72名越野跑运动员,踏上了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征途。这段坡陡弯急、险峰林立的赛事,曾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自然生态特色赛事”“中国马拉松铜牌赛事”。

然而,开跑仅3小时,“有几个人已经没有意识,口吐白沫了”“速来救援”“CP2山顶”等消息,便在该赛事工作群中炸了锅。

白银市市长张旭晨介绍,当时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即24公里的CP2附近),突遭灾害天气,短时内、局地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

13时30分左右,景泰县中泉镇葫麻水村村支书王钦林接到发生险情附近的常生村村支书通知后,迅速组织村民赶往支援。葫麻水村村民卢有铎等人,在救援途中发现3人冻死。穿着棉衣的村民,还未登顶,便已感觉寒冷,体感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

14时左右,已距求救信息发布后2小时,赛事组委会在派遣景区应急队伍抵达CP2山顶后,调取参赛人员GPS点位情况研判,才进行停赛处理。

18时左右,初步统计发现已接回139名参赛运动员,仍有33人失联。

22时左右,10余人已确认遇难。

23日1时左右,指挥部已确认151人安全,但剩余21名参赛人员伤亡情况仍未明晰。经过2个多小时后,指挥部明确剩余21名参赛者中有16人遇难,5人失联。随后,遇难参赛者增加至20人。

23日9时许,最后一名遇难者遗体被找到。指挥部确认,遇难人数达到21人。

参赛人员回忆惊魂时刻

“砰”,22日9时发令枪响,李鹏程(化名)和其他跑友从起点出发,欢欣鼓舞,满面春风。谁知道,这场比赛,无人完赛。

参赛前一天,天阴风疾,第三次参赛的“老将”李鹏程想起了东北老家阴风之后必有暴雨的农谚。但看着这次赛程路线和补给点设置,在咨询过裁判和当地人之后,他并没有把天气放在心上。微风化为阵风,李鹏程说,他按着节奏调整着呼吸,迈步上路,心里还想着这次能拿第几名。

13时左右,李鹏程刚跑过CP2,突然大风伴随着雨点,扑面而来。李鹏程不得不双手牢牢抓住地面,不安在心中蔓延开来。寒冷,是他唯一的感知。一路相伴的许多跑友身上披着保温毯,有人瑟瑟缩缩躲在坡下避风,但薄薄的保温毯挡不住呼啸的狂风,稍不留神,便被大风吹散开来。

冷,好冷,眼看着就到了CP3,求生欲完全战胜了胜负心,李鹏程决定退赛。这是他最庆幸的决定。

想走出“鬼门关”难如登天。李鹏程只能和一名身穿白衣的男跑友抱着取暖。搀扶着走了不久,冻麻了的身体已开始失温,意识模糊的李鹏程半途晕厥。

挣扎着睁开双眼,李鹏程已经躺在病床上,打开手机,才知道有好几个跑友再也没能回来。

李健说,很多人直接被吹成了滚地葫芦,已经有选手开始退赛。最终,李健也选择了下山。

下山时李健手机没电了,体力透支加上浑身湿透,他已经处于半迷糊状态,本能支撑他往前挪。李健狠狠咬着腮帮子,踉踉跄跄没几步,又摔在地上,把头撞破了。血流进嘴里,咸腥味让李健清醒了一下,正在这时,他遇到了救援队的队员。

“当时我已经看不清下山的路了,很多选手躺在赛道边,有些可能已经去世了。”李健说,直到下山后,他才缓过神来,才在跑友微信群中得知,不少选手已经失联找不到人。

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渊慧表示,此次搜救最困难之处在于被困人员距离比较远,路程中仅有部分路段可通行小 汽车 ,到达补给点后只能采取步行。搜索过程中基本采取步行,该地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夜间十分危险且很多地方没有通信信号,只能采用卫星电话。

仍有四大疑问待解

搜救虽已宣布结束,但此事件无疑难以画上句号。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公众仍有一些疑问待解。

——疑问一:天气预报为何未能有效发挥预警作用?

有参赛人员说,参赛前一天,天气很阴沉,于是便咨询当地人,对方说这里风一过就是晴天,所以便没有在意。景泰县气象局局长康永学介绍,为赛事提供了信息专报,曾作“大风蓝色预警”。

甘肃一著名户外俱乐部负责人宋明说,极端天气预测是大型 体育 赛事应对突发状况的前提之一,此次事件最大的失误是运营方没有对气象部门提供的预警做出正确预判。

——疑问二:赛道保障是否完备?补给站设置是否合理?

有参赛人员回忆,过了第二个打卡点,风大得只能双手抓地,冻得浑身发僵,裹上保温毯也没用,直至晕厥失去意识。

此次越野赛活动对参赛者列了一个装备清单,冲锋衣等保暖装备仅作为建议选项,而没有作为强制装备。北京 体育 大学 体育 休闲与 旅游 学院户外运动教研室主任布和认为,对于没有带相关装备的参赛者来说,遭遇极端天气就会措手不及。按照预定计划,参赛者晚上才到达赛道补给站,最险要的地方又没有其他补给站,这是不合理的。

——疑问三:举办方叫停比赛是否及时?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 体育 赛事活动与安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圣鑫说,与往常马拉松赛事不一样的地方是,此次马拉松越野赛更具有极限运动的特点。对于这类比赛遭遇特殊天气情况,应该有暂停或中止比赛的预案。

——疑问四:有无应急救援预案?救援能力够不够?

李圣鑫说,极限运动项目的赛事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救援预案的赛前审查。宋明认为,从此次救援情况看,救援保障无法第一时间抵达,也是这次赛事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

(原题为《一场越野赛为何成为“夺命跑”?——还原甘肃景泰山地马拉松越野赛惨剧经过》)

D. 白银马拉松越野赛致21人遇难,跑马拉松为何会出现危险

因为气候会变化。因为马拉松比赛路线非常长,路上会出现很多变化,气候变化会让马拉松选手陷入危险当中。

E. 秦岭50公里超级越野赛

一、秦岭越野大事

陕西地区开展越野比赛相对于全国来说时间是较晚的,据说是从15-16年陆续开始的。因为当时西安有人开始经营这方面的体育公司——绿奥体育,他们的比赛是由凯乐石赞助的。绿奥公司每年会举办一系列月赛,就是每个月在秦岭举行一次训练赛,2019年已经举办了四五场了。

当所有月赛的训练结束了,到10月收获季节集结起来就变成了一场秦岭50公里越野赛,这次报名的人数达到了550个人,可以说把整个陕西省的那个业余爱好是都吸引过来了,那也包括陕西省田径队的一些高手和周边的,像河南的,甘肃的他们都会过来参加,还有四川和北京的有一些越野发烧友。

男子组分为专业组50公里和半程组33公里和体验组15公里,女子组同样如此。

二、提前去鸡窝子

这次比赛的专业组,就是我们报名的50公里,早上六点就要起跑,所以组委会把大巴士接车定在了凌晨2:30在省体育馆,有1/3的选手会在清晨打车过来坐大巴士,还有1/3的选手,可能是在省体育馆附近住了宾馆。但我们属于最后的那一拨1/3选手,我们自己想办法提前一天晚上去鸡窝子住农家乐。我在群里约了一个朋友,他正好是参加比赛,然后在路上把我带着,所以我是专车上山的。

说实话那天晚上7点多到鸡窝子,第一感觉是山里特别冷,体温就是4~5°的样子,农家乐的床铺有点单薄,很多选手都开电热毯睡觉的,关于吃饭的话,晚上就是简单吃了一点,比赛前胡吃海喝都没有那个心思。

三、起跑的节奏

凌晨4点,我就起来就是刷牙洗脸,然后跟着胡哥一路就是背着包上山。农家乐离起跑点大概有3公里,那正好作为热身活动。到我们急急忙忙赶到起点,是从位于G210 国道上的分水岭农家乐出发,——那边已经是一片人海和人声鼎沸了啊,比赛的起点分水岭位于那个半山腰的一个农家乐旁边槐闷差。几百号人在那边带头的穿着冲锋衣,戴着手杖啊,背着背包在拍照和热身。

我遇见了喀纳斯330公里冠军宋雨,还有那个张哥张锋选。发枪一响,大家开始狂奔,出发的路段是下坡路,距离将近3公里,我出发的配速达到了4分半的,这一路下坡有点hold不住啊。

三、开始进山

这一阵兴奋过去以后,大家就开始慢下来陆续上坡了,速度就缓缓下来,越野队伍也开始堵车了,一串的长蛇阵在前面排着,你速度再快往前也赶不了。跑到4公里的时候就迷路了,不是我一个人迷路,而是几十号人路在迷路,按道理我们沿着小树林红房子就是可以轻松过去了,但是我们错过了,一头进了小林子以后没找到路标就像傻子一直往下钻,钻到没路标的小林子里,大家顿时慌了,倒吸一口凉气发现迷路了,这时已经耽误了25分钟, 把一群人搞的都没方向了,旁边有人拿出手机的“两步走”软件查看GPS,终于发现了路线,走出来了。过了红房子,在高山草罩友甸上跑1公里左右,沿着林场路上行至旧微波发射塔,一路再下切至林场路,在路标的指引下,一路小跑,第一个打卡点大寺岔路口!远远看见有人已经在打铅皮卡了。

四、越野越来野

1.CP1(大寺岔口)——CP2(文公岭)

赛段距离:13km

累计爬升:1440m

关门时间:13:30(4h)

从CP1的大寺岔口打卡点左转,我沿着林场路跑2.5公里,到达第一个补给点鹿角梁岔口。我吃了半根香蕉和小面包,在这里进行合理的补给之后,沿着三岔路口向右再走3公里左右的泥土碎石路,就到了秦岭50最精华的赛段——鹿角梁。又是埋头一阵爬坡,鹿角梁的高度是一段陡急的爬升,需要穿过密集的箭竹林,跑了约40分钟到达至梁顶,然后我们站在顶上视野豁然开朗,只见茫茫的高山草甸,峥嵘的冷杉林,以及第四纪冰川遗迹,奇峰怪石林立。每至一个制高点,都可将冰晶顶、光头山收于眼底,在云海蓝天中若隐若现。

说实话,这一赛段景色太美了,但你必须要携带好冲锋衣,因为在海拔2700米的鹿角梁,虽然风景奇美,可一旦起风,那寒冷非一般人所能忍受,比赛再重要,健康永远是第一。

2.CP2(文公岭)——CP3(大寺三组)

赛段距离:10km

累计爬升:1770m

关门时间:16:00(2h30)

离别了鹿角梁的美不胜收,我们一路箭竹林密集穿梭,一边爬升一边下降,到了CP2文公岭打卡点,我们已经奔跑了23公里,体力消耗殆尽,几乎是饥肠辘辘了,稍微补充水分和能量胶。我们余下的路段从文公岭到大寺三组这一赛段几乎全程下降,依次经过箭竹林和大片原始森林,一路上涉水路面早就把鞋子打湿了。作为精华赛段,这一段林深叶茂,空谷见幽,而且可以跑起来,越野比赛就是大家尽情的享受奔跑的乐趣。

PS:这一赛段虽说几乎全程下降,但还是要时刻注意道路湿滑,控制节奏。

3.CP3(大寺三组)——CP4(鹿角梁岔口)

赛段距离:13km

累计爬升:2875m

关门时间:19:00(3h)

大寺三组位于古时关中地区通往宁陕的官道上,曲径通幽,别有一番景致,素有“秦岭的香格里拉”之美誉。欣赏美景的同时,在这里务必要进行充分的补给,因为接下来又将迎来一段持续的爬升,沿着曲曲折折的林场路一路抵达CP4打卡点,也就是SP1鹿角梁岔口补给点。

PS:这一赛段全程皆为宽阔的林场路,但由于几乎全程拔高,注意合理分配体能。

未完待续

F. 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21人遇难 一场越野赛缘何成了“夺命跑”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的CP2-CP3段属于急上坡,必然导致速度下降,在大风大雨的极端天气情况下,更容易导致人体失温

在马拉松赛事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赛事人员储备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跟上,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也不到位,导致马拉松赛场乱象频出

5月22日9时,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开赛,共172人参赛。随后遭遇极端天气,多名选手在高海拔赛段出现严重失温,21人不幸遇难。

172人参赛,21人遇难,其中包括多名国内越野跑的顶尖选手。如此重大的伤亡极为罕见,远远超出了公众对于马拉松这一赛事的普遍认知。

在亚高原无人区举办比赛,防风防雨保暖等必要装备是否纳入了赛事的强制装备要求?在赛道路段尤其是无人区是否准备了完备的应急点和补给站?面对突发的极端天气,赛事举办方终止比赛是否及时、应急预案是否充分?

目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对于国内近年来几乎遍地开花的马拉松赛事而言,这一悲剧更是一面镜子、一记警钟。

越野赛属于极限运动

要求高于普通马拉松

5月22日13时许,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

随后,当地停止比赛并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由于赛段内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夜间气温再度下降,搜救难度进一步加大。

截至5月23日9时30分,官方确认有21人遇难,另有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治疗。

据一名参赛者回忆,比赛当日早上阳光明媚,坐摆渡车抵达赛点时天气已转阴,随即起风,“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更麻烦的是,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

这名参赛者称,在越野过程中,他先后经历了下雨、逆风,其间“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他果断决定下山,“我撤到山腰,蓝天救援队的人员指引我到一个小木屋,屋内已经有10位左右先撤下来的选手了。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个多小时,小木屋里选手的人数已经接近50人”。

官方将此事件定性为“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正在展开调查。

“山地越野赛和城市马拉松完全不是一回事。越野跑是山地跑,遇到上坡是需要徒步的,并不会全程跑完,平坡和缓坡以及下坡才需要跑动。传统的城市马拉松,赛道以平坡为主,是可以全程跑完的。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的CP2-CP3(CP即打卡点)段属于急上坡,必然导致速度下降,在大风大雨的极端天气情况下,更容易导致人体失温。”户外旅行从业者“艾艾艾小艾”说,越野跑的赛道基本都是山上的野路,是人踩出来的路迹,因此越野跑是更偏向于长距离徒步的运动,而不是普通马拉松。

据“艾艾艾小艾”介绍,越野跑补给的概念和马拉松差不多,区别是越野跑会更“因地制宜”,它设置补给点的距离会根据实际路况难度考虑,而不像城市马拉松一样进行固定距离补给。

马拉松急救跑者Seeker进一步分析,普通马拉松与山地越野赛的区别,首先是距离。普通马拉松的距离是42.195公里,但越野赛的比赛距离更长,比如50公里、100公里,甚至可能会是200公里。其次,赛道不同。普通马拉松会将赛道设置在平地上,而越野赛的赛道一般会选择山地,道路比较崎岖。再次,装备和救援不一样。马拉松是在城市举办的,沿路的志愿者、救援人员更多,救援更方便,但越野赛有时需要过夜,需要的装备也更加复杂。

将风衣列为建议装备

被质疑不符赛事标准

事件发生后,不少越野界人士提出质疑,指责组委会对天气预估不足,未将“风衣或冲锋衣”等防风保暖服装列为参赛的强制装备,导致参赛者在风雨中过快失温。

5月23日,有媒体指出,此次赛事的强制装备准备工作和补给配备或不符合山地跑赛事标准。

中国田径协会官网此前公布的《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选手提出了强制装备要求,强制装备清单须在赛事报名说明里进行明确说明,并要求赛事组织者须在选手签到时对强制装备进行检查,并在赛事中途设置一个或多个装备检查站,原则上须进行轮检,条件不允许的赛事可进行抽检,抽检人数不得低于抽检项目参赛人数的50%。

该标准中规定携带的包括但不限于的强制装备中就有保温毯;高海拔赛事,须要求选手携带具有防风及保暖作用的外套等。但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布的强制携带物品清单中,未强制要求携带具有防风及保暖作用的外套等。

此次越野赛报名官网披露,组委会强制参赛者携带的装备包括号码布、计时芯片、电子轨迹、GPS跟踪器、照明设备(头灯)、水具、救生毯、口哨和手机,其中前4项注明由组委会提供。组委会称,未携带强制装备所造成的后果由参赛者自行承担。至于“风衣或冲锋衣”则被列为“建议装备”。

也有参赛人员透露,因地貌等原因,在山顶的CP3没有补给点。暴露的山体让人无处可以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有的参赛人员考虑到天气预报并无异常,以为天气会很热,担心自己可能中暑。

在采访中,不少越野赛跑者表示,自身经历过才知道强制装备的重要性。比如,TNF100(越野跑系列赛事)的强制装备包括冲锋衣、防水裤、羽绒服、头巾(组委会发)、帽子、手套、头灯等。

“所有这些装备都要在赛前一天接受检查,方可注册拿到号码牌。第二天出发后,每个CP都有随机检查,确保你有需要的强制装备,否则强制退赛。整场比赛一共5个CP,每20km一个,每个CP都有急救人员,沿途有巡逻车辆。这些强制装备适用于几乎所有距离的越野比赛。”一名超马越野赛跑者说,一个负责任的组委会要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工作,以及更严格的强制装备检查。

“这次事件再次证明强制装备其实是对顶级跑者的一种保护,并非故意增加他们的负重。”一名超马越野赛跑者撰文称,他曾经在国外参加TNF100时在87km处也经历过失温,“我当时在第二阶段外周供血下降并四肢冰冷无知觉,在凌晨两点半左右,我坐在路边裹着太空毯,想着歇一下继续时被巡逻车发现。巡逻人员给我测了体温,然后强制我退赛,将我载回CP4接受现场急救医生评估,并给予体温恢复治疗。我看到同在CP4的还有一人刚进入失温,也就是第三阶段,意识模糊,已被抬上车送去附近医院”。

马拉松赛事出现井喷

专业人员储备跟不上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项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据Seeker介绍,自从国务院2014年印发《关于加快发展 体育 产业促进 体育 消费的若干意见》后,马拉松赛事便迎来井喷式爆发。仅2019年一年,马拉松赛事就达1828场,平均一天就有5场比赛。然而,在赛事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赛事人员储备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没有跟上,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也不到位,导致马拉松赛场乱象频出。

中纪委官网发文称:“一些地方看中举办赛事的宣传效应,加上能够拉动区域消费,收取企业赞助费、广告费,打造 旅游 品牌等因素,纷纷热衷办赛。然而,一些赛事往往只盯着经济效益,不愿意在服务和安全上多投入。有的承办企业根本不具备组织高风险 体育 赛事的资格和能力,只重视设置高额奖金等奖项吸引选手参赛,急功近利。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指导与监督上不想管或不会管,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有业内人士提出,目前相当数量的赛事公司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忽视了选手的真正诉求。职业选手包乐(化名)说:“现在许多马拉松赛事,动辄将几百万元花在电视转播和舞台搭建上,真正花在选手身上的钱不过几万元。时间长了,这些赛事举办方必然会被淘汰。”

“另外,一些相关部门或者赞助商并不懂赛事,使得马拉松赛事变成了单纯的以推介城市形象和 旅游 资源为目的,赛事主办方一边倒地把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如何规划‘最美’赛道上。很多举办马拉松的城市陷入一个怪圈,地方政府很想要业绩但又不想承担风险,这些因素对选手的赛事体验影响很大。”包乐说。

“艾艾艾小艾”建议,对于此类赛事,主办方应该提高参赛者的门槛,强制参赛选手携带装置;有关部门应该严格审核主办方的资质、经验和能力。

Seeker也认为,有关部门应该提高赛事组织者的标准,制定量化指标;主办方也应该做好赛事保障工作,提高组织能力。

在Seeker看来,此事应对广大跑步爱好者起到警示作用:一定要慎重对待马拉松比赛,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敬畏生命,敬畏马拉松,更要敬畏危险性极高的越野赛。

G. 21人遇难,甘肃白银百公里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危险事故

甘肃白银举行的马拉松越野赛已经导致了21人死亡。这样的人间惨剧也是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纷纷对于选手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也对遇难的选手表达了惋惜之情。但是在这起事故的背后我们也需要进行反思,造成这样的惨剧的原因既有天气的原因吗,也有人为的原因。如何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场马拉松的危险事故。首先是突发的恶劣天气。在马拉松开始的时候,天气情况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当马拉松出发后不就久,天气状况的就急转直下,狂风暴雨让选手陷入危险的境地;其次,地形复杂。这场马拉松事故举行地方,地形是很复杂的,很多地方连摩托车都上不去,这样复杂的地形对于救援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也让很多选手的处境非常的危险;最后,低温导致的额失温。由于很多选手的随身衣物都很单薄,所以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中,选手们既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也无法保持身体的温度,就导致了身体失温的严重状况。

三、低温导致的失温。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很多的选手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他们被冻得瑟瑟发抖,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温度,很多选手都出现了失温的状况,一些选手严重失温导致意识丧失。

H. 甘肃山地越野赛21人遇难,跑圈大神梁晶遇难细节曝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越野赛是什么?越野赛的初衷是什么?越野赛就是为了让大家强身健体,在体育锻炼中感受运动的乐趣,本来是一件对大众有益的好事情,但是,近日在甘肃举行的一场马拉松却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悲痛,起到了反作用的效果,那么,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在这次比赛中,本来是晴空万里的天气,在运动员们都出发之后,天气却突然骤变,变成了大风天气,并且还会下一些冰雹,这就好像突然从夏天转为了冬天,而那些马拉松队员,因为跑步已经产生了一些汗,身上已经很热的了,所以身体的产热就会减少,但是,这样的天气突然来到,大家的身体还来不及反映,产热不够,于是,就会产生身体失温的现象,带来了生命的危险。

所以,以后的体育赛制一定要注意安全的问题。

热点内容
20万以内的全顺房车 发布:2025-02-02 09:12:08 浏览:259
500拖挂房车图片 发布:2025-02-02 09:09:00 浏览:417
犯盗窃罪电瓶车价格二千八百元 发布:2025-02-02 09:08:23 浏览:370
浅谈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发布:2025-02-02 08:46:05 浏览:967
奔驰e300有越野的 发布:2025-02-02 08:38:45 浏览:514
东方之子二手车价格 发布:2025-02-02 08:24:37 浏览:284
越野车改成跑车 发布:2025-02-02 08:24:36 浏览:82
环形沙发款b型房车 发布:2025-02-02 08:17:16 浏览:647
10年雪铁龙世嘉二手车价格 发布:2025-02-02 08:07:32 浏览:862
买辆豪车出租有钱赚吗 发布:2025-02-02 08:07:21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