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背包50km
❶ 越野跑需要什么装备
越野跑需要什么装备
1、越野跑鞋
跑难度不太大的越野的话,穿路跑鞋也可以,不过为了跑得安全而轻松,强烈推荐越野跑鞋。可以在容易打滑的土路上增强抓地力、在石头路上减少突起硌脚、在不平整的地面减小鞋底的磨损、被树根或石头绊到脚时保护脚踝等方面都卓有成效。鞋底的硬度和看起来的样子相反,穿上就会惊讶于其舒适性。
2、袜子
可以穿着近年出现的具备各种各样功能的袜子。仅对容易起茧子和水泡的地方加厚、具备适度的缓震性、支撑功能、透气好、抗菌除臭等功能都十分受欢迎。因为脚要在鞋里保持活动,所以并不推荐整个很厚的袜子。选择适合的袜子,鞋的舒适感也会提升。
3、背包
针对越野跑期间的补水方案,准备背包是常识了。可以每次少量、高效地补水。选择背包时,要确认背包适合身体、很少晃动。另外,东西少的时候,通过扎带、拉绳捆住装备保证里面不来回摇晃也很重要。如果腰带上有口袋,装补给食物等会很方便。
4、雨衣
即使是矮山,如果天气变化时无法轻易返回的话,最好准备好雨衣。推荐兼具高防水性和透气性、可以叠小收纳起来的户外品牌的雨衣。防水性好的风衣(冲锋衣)也能应付一些雨水,所以根据线路和季节选择使用吧。即使天气好,如果出着汗站住,马上就会感觉冷,所以休息时最好马上披上风衣。
5、照明装备
初次去的线路,最好带上头灯或小型手电筒。即使出发前做了调查和计划,实际跑的时候可能行程多耽搁一些时间,下山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对于随时会遭遇扭伤、膝痛等的越野跑,时间过得飞快。此时如果带着照明设备,行动就可以不必慌张。也别忘了带上备用电池。
6、地图、指南针
为了防止进山后迷路、遭遇意外,地图和指南针也要准备好。登山专用地图上记载的线路耗时预计对于越野跑者来说,以“线路耗时的大约三分之二跑完”来折算。为了能更好的解读线路,也要学习看地图的能力。
7、计时装备
通常跑步专用的手表就足够了,不过海拔计、心率计等功能对于客观分析自己的跑步也很有用。此外在山中的时间管理对于防止出现意外也很重要。
8、手机
虽然在山里依赖手机是很危险的,但实际上即使山里,在山顶或山垄上有时也有信号。为了在受伤、遭遇意外等紧急情况下联络使用,推荐还是带在身上。因为放在背包里也容易被汗水浸湿,所以要用塑料袋保鲜膜等做好防水。
9、食物、水
能量胶等食物既省地方热量又高。但是如果只吃甜的会腻,所以也带一些饭团吧。按照每跑1个小时吃一个能量胶计算,稍微多准备一些。另外如果中途断水就不得不中止行程,所以如果中途没有补给点,带去的水量要谨慎考虑。还可以带上些营养素(如泡腾片等)。
10、急救装备
越野跑可能会受各种伤。作为最低限度的急救准备,带上一卷非伸缩性的绷带吧。因为扭伤走不了路是很可怕的,所以学学固定脚踝的方法吧,对于膝痛时的固定也有用处。出现擦伤、割伤等情况,用水冲洗伤口然后下山处理就好。如果遇到大出血也可以用绷带止血。
11、其他装备
帽子不仅能遮阳,在野外还能防止被伸出来的树枝划伤面部。戴上手套,对于危险的越野有所帮助。还有可以背在包里的护臂、抓绒衣等,试季节情况也可为了防寒准备上。另外最好也带些卫生纸应急。
12、水壶包、线路图
日本山地拉力赛等这种耗时长的比赛,大家都会背着背包、带着食物和风衣等东西跑。头疼的是20、30公里距离的比赛,补水点又稍微少了点的情况。这种比赛会有很多选手使用可以挂在衣服上的水壶包(译者注:或水壶腰包)。此外,几乎所有比赛都会提供比赛的说明图,所以没必要带地图去。如果不放心,可以带上容易看懂上升下降的线路海拔图,对于有效分配配速会有帮助。
适合越野跑的路线有哪些条件
1、富含适度的起伏:越野跑的乐趣之一就是下坡的速度感。如果想要享受下坡,当然路线中也要包含相同程度的上坡。适应了上坡时升高的心率就会习惯了。
2、可以跑几公里到30公里的距离:因个人长跑能力、路线本身海拔落差而异,能跑的距离也大相径庭。不过一般跑者可以享受着跑完的距离在30公里左右以内。
3、尽可能不包含柏油路:既然是特意来跑越野的,与其跑在硬沥青路上,不如享受柔软的土路、或是考验平衡感的石头路上。
4、海拔不要过高:虽然3000米级别的山也有可能作为越野跑路线,不过考虑到跑步用的轻装的安全性,还是小山丘左右的海拔比较放心。
5、换乘容易:路线的起点、终点要在电车汽车方便到达的地方。尽量避免每天运行次数过少的巴士换乘站。
6、循环路线:因为起点和终点在一起,所以开车会很方便。坐电车也可以方便地把跑步不用的行李寄存在投币储物柜里。
7、撤退路线多:遇到天气恶化、身体状态不佳等的情况,如果随时都有撤离的下山路会比较安全。
8、越野装备可以运行:标示越多就越不用担心迷路,能够读取地图的越野路线通常都是开放的。这样的路线可能驴友会比较多,如果是新手还是人越多的地方越安全一些。
9、和朋友一起跑的`话,选择往返路线更方便:因为跑友间实力有差距,也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掉速,掉速的人早一点折返的话可以保持一起回到终点。分别折返后,因为形成速度慢的人被速度快的人追赶的队形,可以安全方面也会比较好。
进山之前,至少要了解这些
撤退路线:如果受伤或身体状态不佳,可以预见无法按时跑完预定的行程,预先在山地地图上查好从越野路线下撤的逃生路线吧。
天气:恶劣天气下进山是非常危险的,请务必提前确认天气预报。
公交、电车时刻表:要搭乘公共交通从山里回来的话,务必确认时刻表。特别是离山比较近的公交站,末班车时间也会比较早。使用备用的回撤路线时也别忘了确认要搭乘的公交时刻表。
可以补给的地方:是否有山中小屋等售卖饮料、食物的场所影响着行动的计划。如果有的话就可以随身少带一些补给。不过自然水源经常有干涸的情况,可以说不太靠谱。
首先从附近的小山开始,打着用稍快一点的速度享受徒步的计划去尝试吧。
❷ 越野跑入门级,应该要有哪些装备
装备选择
T 恤:越野跑时穿着普通的跑鞋和T 恤是行不通的,需要选择磨损性强的面料。面料尽量选择外层是编织紧密的尼龙材质,能够抵御各种磨损;内层是柔软的聚酯纤维,穿着起来既舒适,又能快速吸除汗液;背面更长,接缝处都更为牢固,这些结合起来,就能让登山者在训练过程中保持干燥清爽的感觉。
连帽衫:冬天可以选择越野帽衫。其由坚韧的网眼布制成,能让热量快速散发。
运动内衣:铰接式T 字背心能让运动员在最大范围内移动身体。
短裤:同样是耐磨面料制成的短裤,接缝牢固,通风透气。
(2)越野跑背包50km扩展阅读:
越野跑时,由于跑的地点和环境在变化,所以跑的技术也要因条件的改变而随之变化。
下面介绍的仅是在几种常见地形上的越野跑技术:
1、在道路上时,采用基本上与中、长距离跑相同的技术,并尽量注意在路面平坦的地方奔跑。
2、在草地上时,用全脚掌着地,同时留心向前下方看,以免陷入坑洼或碰在石头上。
3、上坡时,上体应前倾,大腿高抬一些,并用前脚掌着地,小步跑上去。遇到较陡的斜坡,可改用走步的方法或用之字形跑法(走法)。必要时可用单手或双手辅助攀登。
4、下坡时,上体应稍后倾,并以全脚掌或脚跟着地的方法进行,遇到较陡的下坡或坡面很滑的斜坡,可用侧脚掌着地,甚至采用蹲状的并用手在体后牵拉(草、树)、撑(地)方式的行进。到达下坡的末端(一般8—10米),便顺坡势疾跑至平地。
❸ 越野跑50公里 需要登山杖吗
需要的
登山杖(建议携带);
③ 头灯+备用电池(100K组必备);
④ 手机+充满电(必备);
⑤ 水袋包或运动水杯(必备);
⑥ 急救毯(必备);
⑦ 哨子(建议携带);
⑧ 简单医用品(建议携带);⑨ 垃圾袋(必备)如果是平时玩玩,需要一双越野跑鞋,尽量带压缩的长裤、皮肤衣、背包。
❹ 备战超长距离越野跑需要准备哪些装备
看你的预算了。如果是土豪不差钱,全套行头2-3万块钱差不多够了。如果是工薪阶层,保证两双越野跑鞋、背包这两大硬件和其他零碎,3000差不多了。如果再压缩,可以压缩在2000以内。
装备这东西,永远都是锦上添花的。2016崂山100冠军郭庆伟,手拎着一瓶矿泉水,穿着200多块钱的多威运动鞋,就战胜众多好手获得冠军。
头巾、空顶帽、有顶帽、遮阳帽、头带、头灯、电池、压缩衣、背包、号码带、手杖、臂套、压缩裤、小腿套、越野跑鞋、豆豆袜、手套、GPS手表、能量胶、盐丸、乳酸丸、肌鲣强、水壶、皮肤衣、抓绒衣、排骨羽绒服、哨子、保温毯。
基本就这些吧,100公里比赛基本覆盖了。
❺ 如何选择越野背包
一越野背包的作用
①背各种物品。越野赛或者越野跑基本上都在远离城市的山里进行,沿途不可能随时买到水、食物,跑步时你又不可能将这些补给拿在手上,所以你需要将这些补给背在身上;
②背水。越野比赛中,由于受到环境限制,补给站点不太可能像城市路跑比赛那么密集,越野赛中两个补给点的距离大多10公里左右,这时,在长距离越野赛中,单纯依靠站点补给而不进行自我补给,你很容易身体脱水甚至能量耗竭;
③背食品垃圾。越野赛强调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尽可能自给自足,减少对于社会资源的消耗是越野赛的精神,自我补给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二、腰包只适合短距离跑
在日常城市路跑中,或者在城市马拉松比赛中,腰包是跑友最常见的装备,放个手机、钥匙、零钱或者能量胶,十分方便,有些腰包同样可以放入水壶,但为什么越野赛中腰包却不大常见,被越野背包取而代之。这是因为:腰包通常不能带太多物资,也不能太重。太重的话,负重直接压在腰部以下,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奔跑速度和跑姿。到那时,无论你的上身多么地轻松,你跑起来也会特别痛苦别扭。即使有些腰包可以放入水壶,但由于重量明显增加,跑起步来你也会感觉不是很舒服,这样的腰包仅仅适合中短距离跑步。
三、越野背包的好处
可以把负重比较均匀地分散到上身、肩部和背部,这时负重与你的身体融为一体,你就不会感觉到特别沉重,而不是直接压在腰部和下肢,继而影响奔跑。
四、如何选择越野背包
1、买多大的背包,目前越野跑背包容量什么规格都有。此次报110公里组的可以购买8L以上背包。50公里组的购8L以下背包,这只是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2、注意重量,其次我们要关注到背包的重量,为了减轻负担,我们肯定会选择更轻一些的背包,但越轻往往背包的支撑作用就越差,而支撑型良好,不至于给肩背更大压力,重量可能就会显得重一些。是选择轻的呢还是支撑性能好的,这个自己去取舍。
3、建议购买水袋放入背包,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水袋,水袋作为一个容器,它的容量一般是1.5L到6L,制作水袋的材料是食品级TPU,具有抗菌防霉,抗压防爆的特点,比较耐用。水袋通常搭配一个背包使用,跑步中可以特意搭配贴合形的水袋背包,而且使用水袋时是使用导管和水嘴来饮用的,水嘴可以通过单手操作吸水或用牙齿挤压吸水,这一特点使水袋的便捷性大大提升。而且随着饮用水的不断减少,水袋的真空原理也会使得不断变小,一方面水不会在里面晃荡,也不会挤占背包空间,而且质量较好的水袋可以装各种饮料甚至沸水,不用担心破裂或漏水问题。
4、舒适性:在舒适性上的考虑同样必不可少,一般背包都会在腰带和肩带增加填充会增加舒适性和稳定性,但是它们也给整个背包增加了重量,所以在何种位置做出需要更多保护的选择也是作为跑者的你自己应该最应知道的,同时要有足够足的口袋以填充必要地食物补充,如能量棒和电解质这一类等。如果背包前胸扣带还不够稳定,最好将下方的背包松紧带绑上,双重稳定,保证背包不会过多晃动摇摆、保证水壶水瓶不会过多离身跳跃。
五、背包品牌
背包从一百多元到价格过千可谓琳琅满目,入门跑者可以先选择低级别的越野背包用起来,待能力和经验提高后,再行购置档次更高的背包,这样更为理性,当然土豪随意。
❻ 一次深度体验——50km越野跑
9月初,重庆的火辣天气已经渐渐消去,然而我对跑步的热情却持续斗志激昂。9月3日,在我的家乡独自跑完了个人第一个一个马拉松的距离。耗时4小时29分钟。对于第一次马拉松的感受,应了村上春树第一次马拉松的感受。前面30几公里只管机械式的奔跑。难受的都在33公里以后。然而在这次跑步的前一天我接到去参加山鹰50km越野赛的通知。时间在9月9日举行。
当我跑完42km的感受是,双腿每一块肌肉稍稍触碰都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全身已被无数的盐粒洒满。我很难想象去跑完50km之后的感觉,并且这50km不是平路,一半是上山,一半是下山。最重要的是我完全没有退缩的念头,反而期盼这一天早点到来。
提前一天来到了越野跑的出发点。到的那天下午,阳光灿烂,山脚下,空气清新宜人。晚餐时间,赛事负责人大致讲解了一下线路以及补给点,便吩咐大家饭后早些睡觉。原来50km的开跑时间在第二天的早上6:00。对于我来说早起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儿,然而,为了明天保持一个更好的精力,我还是早早睡去了。
第二天凌晨,跑友们吃过早餐,天还未亮,都已集结在了起点,一个个精瘦的身板,前一天一起坐大巴的跑友,据他所述,他已经是跑过十几次全程马拉松的人,去年的山鹰50他已参加了,花了12小时45分钟。更可喜的是,他的烟瘾无比大,在长跑爱好者里,实在是罕见。看着他们一个个精致而专业的越野包,我的包包还是前一天在迪卡侬花了19.9买的简易包包。穿着一双平常马路上的跑鞋,旁边的跑友感叹道:但愿今天不下雨,不然你这鞋子跑起来就很悲催了。9月初的早上六点,天还是黑哝哝的,哦,主委会还要求带头灯,我心想马上就天亮了,随便拿个手电就OK了。
带着一颗好奇心,以及一身看起来不那么顺眼的装备出发了。在起跑几百米之后便开始一路上坡,基于最近几个月每月都有200km左右的跑量,跑起来还算轻松。一段长满青草的石子儿马路,一段较为奇缺的山间小道,起初,我还带着无线耳机,一边听着《得到》,一边跑着,本想,就这样悠哉的度完今天的行程,不料,天公不作美,在起跑30分钟之后,就已经开始小雨纷飞了。只得摘掉耳机,把手机与耳机单独放进一一塑料袋里。在雨中奔跑。一会儿小雨,一会中雨,全身已湿透,在雨中奔跑的经历也有过,有时候还挺享受在雨中奔跑的感觉,我还特地问了跟我同速的跑友会不会得感冒,他说:“在跑步的时候毛孔张开汗液往体外排,寒气是进不去了,不会得感冒的。”
在未来的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与这跑友基本是一起度过。一路上得知,他今年51岁,主业是大学教师,11年开始跑步。这六年里参加过至少50次以上的全程马拉松,至少50次以上的越野赛,还跑过一次400㎞的超长耐力越野,用时93小时。有时候,最为享受的是能与与众不同的人近距离接触。当然像他这种经历的跑友是被主委会特地邀请过来体验的,去年拿了第五名,今年的目的主要是体验与欣赏风景,他与我一路上谈天说地,时而小作逗留,拍上一两张美照。
在第一个补给站到第二个补给站之间,有两次跑错,第二次多跑出去了1公里多,与我同路跑友谈起,他在香港参加一次越野赛时,多跑了20几公里的情况,最后还是坚持完赛,在他看来是自己对自己额外的奖赏。让我看见了一个真正热爱跑步,同时还淡泊名次、有始有终的人。他一路上叮嘱我,第一次参加越野赛一定要控制好速度,重在体验,顺利完赛就是一种胜利。
中途一共有7个补给站,到达第三个补给站时,完成了21公里,耗时3.5小时。接下来有3.6公里最为艰巨的爬升。有些地方坡度接近80度。唯有拉着锁链或者手脚并用,一路爬上去。在陡坡的后半段时,身心疲惫,一路的跑友展现出了夯实的基本功,匀速的持续前行,我只能放慢一个档次的速度,爬几下,停留几秒,再爬几下,再停留几秒,就这样缓慢的爬行到第四个补给站。这个爬坡用时1.5小时。
在第四个补给站吃了一两碗小米粥,继续前行,到第五个补给站,坡度不大,比较舒适的完成了这段行程,到第五个补给站时,志愿者反复强调,接下来10㎞,一路下坡,好好享受吧。殊不知上午几小时的持续下雨,已经把这种“享受”变成了“考验”,加上我穿的只是一双普通的马路跑鞋。雨后原本都已经很滑的山沟在前面20几位跑友的鞋底亲吻,路面变得异常湿滑,刚刚开始我就脚底打滑多次,越到后面越不敢下脚了,只得拉着两旁的竹子滑下去,没有竹子的地方,倒着爬下去。一路慢速,加上前面六七个小时的体力消耗,显得这10km得下午无比的漫长,在3.5小时之后,爬完了最为艰难的10km的泥泞小道。到第6个补给点时,离终点还有11km。补给站的朋友特别提醒,我们已经完成了最为艰难的路段了。与我同路的赵老师提议让我先跑着,一路上他都在等我,老鸟就是老鸟。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慢速往前跑着。最后这11km,多为景区景点路线,然而我也无心观赏周围的美景,只想最后这段距离早点完成。在最后快到终点时,赵老师轻松的赶了上来,还有一位刚刚从高原下来的职业跑友由于醉氧放弃了追求名次,我们一同到达的终点。用时11小时28分钟。
完赛后,由于晚上得坐车赶回重庆,我不得不忍受这种疲惫,回酒店换洗,淋浴时,为减轻脚部的负重,我瘫坐花洒下面,享受着童年时的洗澡方式。
当我第一次跑10km时,最后一两公里是一种煎熬,当我我第一次跑21km时,最后几公里身体各种不适,当我第一次跑到30㎞时,完全不力回家,当我第一次跑到42km时,我开始变得从容。当我第一次完成50km时,我已经习惯了最后这几公里的不适感。
突破舒适区,总得体验这种不适,不过,我的人生目标绝不是成为职业跑者。我希望我在这种经历的磨炼来辅助提升我的教学方式,我希望我在几年后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其次才是一位跑步爱好者。
❼ 记2019TNF100越野挑战赛50km
2019年新年愿望之一就是继续和小伙伴们驰骋山野之间。因为去年完成了TNF25KM和幽州30KM比赛,所以对与50KM的比赛还是充满着向往的。在TNF公布比赛日期的第一时刻,在小伙伴的忽悠之下,头脑一发热的就报了50KM,想着有美美完赛奖品和去年一直没有见着的美食在等待,还是充满了期待。
春节之后为了准备名古屋女子马,一直没有跟邢姐上山。4月回来之后也一直没有跑量。于是有了强烈的赛前焦虑。跟着刘叔的逛吃小分队在四月底穿了一次三峰,体验了雨战与为期四天的臀腿酸疼的残疾人生活。对50KM是否能完赛感到深深的忧虑。赛前一天,由于第一次参加0点出发的比赛,于是小伙伴们都说白天倒倒时差,可是睡了一小时左右就睡不着了。担心凌晨12点已出发还没到补给点就饿了,困了。一早规律上厕所的习惯找不到洗手间了……(完全是瞎折腾,小伙伴说带了那么多胶做补给,还会担心饿)
5月11日22:00我们到到达了狂飙乐园。刚停好车就看见11号14:00出发的百公里选手们已经跑完50KM回来了。兴奋的我们被摄影师抓拍到灿“烂”的笑容。
一到狂飙乐园,气氛就已经high起来。The North Face跟往年一样,把场地已经弄成了嘉年华。赶紧和小伙伴们集合,贴膜,存包,照定妆照,各种偶遇与自拍。
由于男子100KM大神运艳桥以10小时多的成绩完赛,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主办方把我们50KM的出发时间推迟了几分钟。兴奋的人群冲了出去。在第一个小坡我和刘叔就跟蕊爷,小黑,铲子失散了。在目标感和执行力极强的刘叔的带领下,前5KM我们一路赶。追上了安南和享荣。黑夜之中,戴着头灯奔跑的人群让山路成为了银河。
2018年,25KM比赛也是和安南,享荣一路同行。今年大家的状态都比去年要好很多。一路上聊着,笑着。想想第一个大食堂就在前方,充满了希望。到了CP1,已经看不见刘叔。赶紧喝了一杯半可乐,顿时觉得满血复活。切西瓜的志愿者是欧哥,打了招呼,抓了一把西瓜与小伙伴分享。遇见跑100KM的静姐坐在旁边很是疲惫,有些替她担忧,毕竟她已经跑了60多KM,体力已经消耗了很多。但是后面的路还得自己跑,只能说一声加油。在这里,我们集合了lena,薛园,蕊爷,小黑,享荣,安南,一起向6KM以后的CP7出发。
上山对我来说一直是弱项,下山是强项。但是对于lena来说,正是相反。CP6以后的一个大下坡,lena的腿就疼了。想着后面还有那么多的爬升与下坡,我们都很担心她会退赛。毕竟安全第一。在CP7,lena打上了绷带。最终她还是忍着疼痛完成了比赛。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强项,弱项。按着自己的节奏坚持走下去,最终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因为去年吃过CP6的补给,没有什么惊喜。从CP7开始,真正开始了The Nice Food流水席大餐。CP7吃了好吃的方便面,在CP8吃到了黄桃罐头,CP9喝了冰点大哥私补的红牛,在CP10吃到卤煮,喝了热咖啡。自助大餐才是参加越野的目的(后悔时常和小伙伴抱怨,799元的报名费是能吃多好的自助餐呀)
从CP7出发,差不多已经4点左右,天开始慢慢亮了,天空已经慢慢开始变蓝。路上的聊天慢慢变得少一些了。上坡走,下坡跑成了我们的策略。到了鬼见愁,天已经亮了。合个影,就开始面对一连串的窄台阶了。幸亏春节前跟邢姐跑仰山的时候,邢姐教过我和lena这段该如何下山。于是趁着邢姐神技加持,争取了不少时间。
跑过大部分的台阶、石板路和防火道,穿过西山公园,我们终于达到了CP8。之前何亚君助盲团的郑哥就告诉我这个点有盲人志愿者在为大家服务。盲人跑友一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们一年四季每周六早7点都准时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到奥森练习。那种坚持是连我都做不到。每次给朋友介绍何亚君助盲团的时候我都会说,是盲人跑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与帮助。
作为妇联团长的安大爷一直是我们妇联的大脑。一直带着我们每段的节奏,一直鼓励着我们。妇联1上演在2018年成都双遗,妇联2上演在2018年TNF100的25KM,今年是妇联3。我们开玩笑的说明年TNF100的100KM可能就是妇联4了。安大爷说,到了CP9我们就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好好吃一顿。刚到了CP9,就收到冰点大哥私补的红牛,万分惊喜。冰点大哥下周要参加幽州100的100KM组比赛,于是今天来给他的跑团的做私补。特别感谢他,让我在好汉坡之前来罐红牛顶一顶,冲上去就完成最难的一个赛段了。在这个补给点,小黑辛苦背了一路的午餐肉被我们瓜分了。这也是这一段我吃过最好吃的肉了。
路过了水库,在往CP10出发的路上,我们5人小分队又分成了2个队伍。天也开始一会下雨一会停。我们的防雨外套就一会穿,一会脱。一会爬升一会下降。终于到了好汉坡下最后一个蓝天救援队的位置。刚靠路边坐下,旁边的哥们就说到这的女生都是女汉子呀。我心想,那里是女汉子,明明是女疯子呀。我们好好的补了一下胶和盐丸。我一口气吃了2袋胶,顿时觉得顶了(太甜了)。1.4km的路程,400多米的爬升,貌似也不难。到了好汉坡才知道,真是手脚并用。好几个地方一抬头只能看见前面一个人的脚后跟。一路的爬升,在一路的忽悠中我们终于见到了山顶的CP10。经过了几阵雨之后的山顶比去年还冷。赶紧补给了热乎乎的卤煮和咖啡,想着南坡村有我们魔跑团的小伙伴等着,感觉充满了希望。
CP10之后经过一段防火道,几乎是一路很舒服的下坡。路上遇到很多25KM的选手,他们还精力充沛,兴奋的喊叫着。我们50KM和100KM的早已安静的只顾往前走了。下完一个坡,我们就想快到南坡村了吧。可是每次都接着另一个坡。经历了漫长的堵车,远远的我就听见欢呼的声音。于是大喊着二离,小喵的名字,超过一队人,终于回到了防火道上,见到了亲人。一一拥抱,之前的疲惫全部消失。坐在小马扎上吃着私补的西瓜。整理一下发型,涂个口红,美美哒朝着最后5KM出发。
最后的5KM防火道轻松且充满了希望。和安大爷几乎一路慢跑,比我们预计的时间提前安全完赛。拿到完赛包,就收到了官方成绩短信13:14:05。大大超出我这个完(玩)赛派吃货选手的预期。用这个很有意思的成绩祝麻麻母亲节快乐,爱麻麻一生一世。
(纪念我的首个50KM,现在已经忘记越野跑过程中的痛苦,只记住了以上的美好。并且在今天下午5.13已经为自己挖了另一个坑了)
❽ 五十公里越野赛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有多难平常也就校园跑个五公里,偶尔十公里,不过坚持了半年健身了,虽
50㎞越野跑,完全是全新的尝试。
希望你循序渐进的训练,既然你能跑10㎞,最好先从路跑开始,用18-24周的时间参加半程、全程马拉松,感受一下比赛的气氛,增加比赛经验,拿到越野跑的通行证,所谓通行证就是全马完赛证明。
参加50公里越野赛的条件,各个比赛组委会要求不完全一样,一般要求至少完成过22㎞越野赛或者全马就能报名,当然也有不规范的圈钱比赛只要求半马成绩就行。
报名时一般需要提供全马完赛证明和县级以上医院体检证明。
50㎞越野跑,比赛前建议至少进行3个月以上的针对性训练,平时每月路跑量建议不低于200公里,有条件每周或者每半月要跑山路或者多爬山,要么就多爬楼梯。赛前一两个月每半月进行一次30㎞左右,1800左右爬升的山地跑。上山一跑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后针对性的补短板。
跑完了你会发现用到的肌肉和路跑完全两回事,臀部、上肢力量也要加强。
越野跑装备也很重要,而且价格比较高,越野跑鞋、背包、跑杖(不是登山杖)、头灯、皮肤风衣是五大必买装备。
强大的胃也很重要,马拉松单纯补液或者补水果就行,越野跑时间比较长,新手50㎞首野一般都在7-14小时不等,途中必须要吃东西,肠胃不强大,难以保持充分体力。你得适应吃了东西休息5-10分钟马上运动。
另外你还要适应夜跑,黑暗和孤独是少不了的,越野跑不少比赛是跨夜的,比如北京TNF100,半夜0点出发,凌晨2点左右要过一大片坟地,有时候跑的太慢,大野地就你一个人,确实需要克服黑暗所带来的恐惧感,所以头灯建议不低于160流明,越高越好,我见过用500流明的,打开确实有心理安慰效应,但注意满电池续航时间最好不能低于4-5小时,
最后就是希望你能早日完成自己的越野跑梦想!有什么问的尽管问。
❾ 越野跑 包 多少升
看你参加比赛的距离,如果是50km或以内的比赛,其实一个小的水袋包就足够(也许带水壶的腰包就可以了,比如Raidlight 800+200的腰包,稍微贵点),比如美国Ultraspire Spry或者是Nathan 的类似款(款号忘了,淘宝有不贵),如果是100k或者100M,那你最好背10-20L的包,比如:salomon的10+3,或者其S-lab系列的包,Ultimate Direction 的 SJ系列、PB系列及其升级款、raidlight ultralight Olmo 的12或者20L(前者较为合适),当然还有别的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平时训练用,50KM能用的平时基本能用。 包不一定看容量多大就是多大,因为还有胸袋,腰袋都可以装很多补给。 您看看成么,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就补充吧
❿ 越野跑运动用什么背包好 四款耐力运动型背包越野跑水袋包
经常参加越野跑运动的朋友都有使用水袋包的习惯。特别是在补水距离超过10公里以上时,水袋包就显得格外重要。跑步者自行携带水具(水壶和水袋包)是越野跑运动的自主精神的体现,也是和公路跑步运动的重要区别之一。
是否曾被来自星星的你都敏俊的背包帅到哭?是否有想过知道都教授背包什么牌子?目前,市面上的各种越野跑水袋包品牌众多,一类是户外背包品牌推出的越野跑水袋包,CAMELbak、Gregory、OSPREY等品牌,一般来说容积5升左右,适合短距离的越野跑活动。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推荐四款耐力运动型时尚男包。
Gregory Tempo 系列越野跑背包: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户外运动时补水的重要性。作为户外背包领域翘楚的Gregory,在多年的积累之后,开始向一些衍生行业挺进。这一次,他们推出了定位于跑步竞赛和长距离训练的Tempo系列产品。
Tempo系列一共有六款产品和两款配件:
水袋包按容量分为Tempo 8、Tempo 5、Tempo 3,均有两种尺码、两种颜色可选。搭配2.0L Hydrapak Shape-Shift水袋
两款水壶腰包是Tempo D1.5和Tempo H1,两种颜色可选。搭配Hydrapak DualBot 24 oz water bottle水壶
一款手持水壶包,搭配的也是Hydrapak? DualBot 24 oz water bottle水壶
Tempo系列水袋/壶包是Gregory专为跑步竞赛而设计的产品,其中容量最大Tempo 5定位于需要自带部分装备及补给的长距离和极限跑步赛事。Tempo 5的轻量化设计和出色的“Fit”度使背负对跑者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当然,它的用途不仅仅于此,一日行程的徒步、骑行和休闲游也非常适用。
OSPREY Viper 毒蛇系列:Viper 毒蛇系列添加了高效水袋革新技术,利用HydraForm蓄水袋,毒蛇系列将流线型的特征和简单的内置水袋结合在一起,与男性相对较长的躯干完美贴合。
Viper系列提供足够的携带兼容空间,能轻松装带整日山地骑行,越野跑或日常徒步探险的必备装备。背包内含HydraForm蓄水袋和电磁阀的挂环能始终保持背包的干燥。
OSPREY Viper 非常适合山地骑行甚至徒步,它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优质水袋包。
CAMELBAK 行者18X背包:CAMELbak 行者18X水袋背包。CamelBak是一个为军队制造水具的专业品牌,它的保障性军用品质无论是太空舱内、军队中、专业探险团队、运动员或是明星大腕、寻常百姓,都能见到驼峰背包的身影。
CAMELBAK 行者18X是一款适用非常广泛的背包慢跑、越野跑、滑雪、骑行和短途穿越等活动都不在话下,内含the Antidote reservoir水袋一只。
背负技术:背垫技术是CamelBak泡沫槽覆上软网创建多条通风通道。沟槽的形状是每款包单独定制的,确保可靠的空气流动以及背负舒适度。轻质透气,波状聚丙烯框架板集合成了轻质的垂直骨架,用来分散压力。而透气的网编接触点使背部得以呼吸。
OSPREY Talon(魔爪)4L 腰包:OSPREY Talon 4L,小编第一次见到它是在去年的TNF 100公里越野跑上面看到有人使用。它非常适合跑步与骑行,无论是竞技体育项目或是平日锻炼都可以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