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冲坡场地
⑴ 不服赛场上见 这个假期开着国产越野征服库布奇沙漠
⑵ 收下这份越野指南,开着猛禽去撒欢吧!
四月莺飞草长,疫情的阴霾在逐渐散去,两个月的闭关,对于那些热爱自驾越野的人来说想必非常折磨。好在随着武汉的解封,各地秩序的恢复,我们终于可以重新“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如今越来越多的越野爱好者选择一辆皮卡作为征服远方的工具,其中最具代表的当然是福特的F-150猛禽,那么问题来了,给你一台F-150猛禽,你就拥有征服全地形的能力了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如何驾驭这头猛兽。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下F-150猛禽针对各种路况的用法,学好这篇越野指南,你可以更加从容的挑战极限!
潮白河是越野人的摇篮,因为先天的自然条件,潮白河就成为了京城的“豁车圣地”。路况结构大多以泥沙混合的道路与角度刁钻的陡坡和炮弹坑组成,十分考验越野车的底盘强度与四驱系统工作的灵活性,无论寒冬酷暑,潮白河永远少不了越野车驰骋的身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越野去哪里+地区介绍
我们总是不甘于平凡和庸俗的,当我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时,我们便开始寻找新的刺激点,然而,极限运动便变成了首选,这样的运动,不禁让人们感受到久违的激动,而且让人们永生难忘。
其中,越野更是受到许多极限运动和冒险者的喜爱,他们开着一辆越野车,奔驰在一天似乎没有尽头的公路上,一路上有着未知的危险,但却也随处可见美丽的景色。
这便是越野的魅力,扮皮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好好的给大家推荐一下,有哪些适合越野的地方吧!听说这些地方景色真的好美,即使惊险也甘愿来尝试一次哦!
墨脱
墨脱:极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这里是我国最后一个既不通车也不通邮的地方,就在两年前,人力背夫还是这里唯一的运输方式,而生活在这里的门巴人则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在我国开始整修墨脱地区公路前,通往墨脱的古道共有四条:一由米林县派区翻多雄拉至墨脱;二由波密县大兴越金珠拉至墨脱;三由波密县翻索瓦拉至墨脱;四沿帕隆藏布、雅鲁藏布至墨脱。
不过无论哪条土路都不能满足驾车通行的需求,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条初具雏形的公路修成后,才陆续有人驾驶汽车到达了墨脱。
墨脱年降雨在4000毫米左右,带来了湿滑的路面和遍布的烂泥路。
越走海拔越低,越走植被越繁盛,越走云雾越浓且变幻无常。
毫不夸张的说,在墨脱公路贯通前,这里是我国最难行走的穿越路线之一。
尽管路上如此艰难困苦,其间的美景依然足以吸引人们接踵而至。
阿尔金
这是让你一生难忘的搓衣板路——阿尔金:
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无人区,没有信号,没有补给,甚至没有道路。
进入阿尔金自然保护区必须在库尔勒新疆阿尔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理进阿尔金保护区的通行证,并交纳1350元/人的管理费。在阿尔金保护区的主要路口都设有检查站。
迷路、陷车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里基本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公路了,只有戈壁、草原上的路印作为参考。时好时坏,时速在30-50公里/小时。
最怕的就是下雨过湿地,十有八九是要陷车的,还有就是过沙子河,水大也是很难通过的。
在这里最难忘的搓板路就是当地人闻之色变的“三跳路”,即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心在肚里跳。由于盐碱的侵蚀,道路如同搓板且坚硬无比,车行其上,前后左右摇摆不定,如同怒海行舟、晕厥无比。
最好2车以上才能进山,还要请有经验的向导带路,沿途没有加油的地方,必须有供给车随行。
丙察察线
从地狱到天堂的穿越——丙察察线:
它被称为第七条进藏公路,也是最艰难的进藏路线,是以险而名的道路,同时也是风景最为原始优美的道路,被网友称为“走最烂的路,看最美的风景”。
它能让你体验穿越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极致感受,就是那种所谓的“身处地狱,眼在天堂”!的感觉。它就是丙神缺逗察察线!
它地处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脉挤压的结合部,山高峡谷深,加上地理构造缺陷严重,自古以来都没法通行公路,所以至今外界人极少有能进入,完全处在深闺人未识的锁闭状态。
丙察察线自07年底形式上通车后,因地理环境和气候造成道路灾害影响不断,道路断多通少,几乎就是当地人的少量人车在行走。
丙察察每年通车时间为5-10月,其余时间大雪封山无法通过。其中7月底到9月是雨季,因塌方泥石流等造成路况极差,因此丙察察线全年能通行的时间实际不足4个月。
罗布泊
死亡之海:罗布泊
这是“死亡之海”,生命在这里仅仅因存在就变得弥足珍贵;这是“魔鬼三角区”,无数探索者命丧大漠,脚印都不曾留下;这是罗布泊,是生命的禁区,也是探险者永恒的圣地。
罗布泊的沙漠是会骗人的沙漠,看似一马平川的石子地,下面却暗藏各种杀机。风化硬质的地表十分脆弱,车轮驶过的地表会被立即碾压粉碎成碎末,看似坚硬的沙壳下就是附着力极低的沙土,对行进造成严重的阻碍。
沿途历经砾石、泥泞、公路、荒漠等全路况路段,其中越野征途近700公里,戈壁碎石路面450公里。
路途遍布凹凸石块、超长距离的搓板路、碎石路,无尽的土丘、垄岗。
罗布泊,这是一个能让勇士瞬间热血沸腾的名字!
独库公路
最美的天然越野试炼场: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又名天山公路,这也许不是十条越野线路中最险峻的,但确是最美的!它连接南北疆,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它的贯通,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独库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了天山近十条主要河流,翻越游卖终年积雪的四个冰达坂,其驾驶难度可想而知。
但沿途风景只能用神奇来形容,从古龟兹王国所在地库车向东北方向沿国道217线前行,独库公路就开始一层层剥开它的神秘。
独库公路超过一半以上的地段都在崇山峻岭、深川峡谷中通过,很多地方要面临“猿猴欲度悉愁攀援”的危险地段。
全程中可见雪山、草原、森林、河滩、雪山融水等多元化风光。
连续翻越三个达坂,经历了众多天然形成的路段障碍,如冰河路、炮弹坑路、碎石路、漫水桥,连续180度山间盘路,倾角30度的爬坡路等等。而且沿途多见自然塌方、人工炸点、山间滚石。
这样一个多元化的越野场地能够让您迅速提升越野技巧。
这不是一条平凡的路。如果从库车出发走独库公路,人们将经历一个“从火焰到海水”的心理历程。
黑戈壁
黑戈壁本来并不出产故事,它是风的戈壁,它是阳光的戈壁,它是丝路行旅的竞技场,它是储存灵感的地方,是我们向往驾车穿越的地方。
黑戈壁位于甘肃与新疆之间,在额济纳河、中蒙界山、河西走廊与天山的包围下,天然的形成了一片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黑色戈壁滩,常年无人居住,是丝绸之路沿线中最大面积的无人区。
黑戈壁宽广的区域内布满了沙子、碎石与土丘,穿行于其中,大面积的搓板路在不停的考验着越野车的悬挂系统与车身刚性.
而沙子与碎石的组合,则令“快沙慢水”的口诀完全发挥不出作用,真正的对四驱系统形成严苛的考验。
穿行于黑戈壁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境况,令穿越的人们心里略带恐惧,而一路苛刻的极限路面条件,则也让车辆经受着严苛的考验。
穿越黑戈壁,不仅仅需要越野玩家拥有过人的胆识,同时还要学会团队协作,只有依靠集体的帮助,才能最终实现穿越成功,反之的结果可能是抱憾终生,或埋骨于茫茫戈壁滩中。
拜寺沟
这里一路崎岖,陡峭的坡度和布满大小山石的山路是吸引越野爱好者的重要因素。当然,这样的路况也对越野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拜寺沟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腹地,从拜寺口延伸至贺兰山中的方塔,一路山路崎岖,陡峭的坡度本身就对越野车的越野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一路中布满的大小山石,则对越野车的通过性形成了天然的严苛障碍。
穿行于拜寺沟之中,没有任何一台车辆可以提起速度来,在山林的夹缝中,一条布满了大小山石的道路令每前进一寸都要消耗极大的耐心与时间。
穿越拜寺沟,对越野者带来的挑战就是越野技术,同时也对相互的协调与协作精神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塔克拉玛干沙漠——N39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是我国第一大沙漠。
我们今天所讲的这条越野线路便是沿北纬39度线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命之路”,也就是就是在越野界大名鼎鼎的穿越。
历史上完全穿越N39
的人并不多,其整体里程超过1500公里,难度指数实际已经超过了5颗星的范畴。
谈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复杂环境,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耳闻,它不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流动性沙丘沙漠。
这样可流动性的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之间,表面呈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等等,本来在沙漠中行进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移动沙丘无疑更给穿越增加了难度。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条考验越野技术、经验的线路,倒不如说这是考察团队协作能力、后勤保障团队的“耐力赛”。
在这里,穿行者们并不需要完成难度多高的越野项目,也不需要争分夺秒力争第一,他们要做的只是全身而退,从无边无际的沙漠中走出来。
这些年,随着有关N39线路报道的不断增多,不少民间越野爱好者也开始自发进行有组织的驾车穿越活动。
不少朋友会认为驾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相对于徒步或是骑骆驼穿行真是好太多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松软的沙丘和一望无际的沙漠上行驶,以某种角度来说,一台车甚至不如一头骆驼。
阿里大北线
阿里大北线也是越野爱好者常常行进的线路,这条线路一般从拉萨出发,经日喀则、拉孜、萨嘎、玛旁雍错、札达、改则、尼玛、班戈,最后经纳木错到拉萨,因为途径的区域大多属于阿里地区北部,故撑阿里大北线。
这条线路包罗了很多人文和自然风光,是越野探险的极佳线路,全程约4000公里,耗时约半个月。
近几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阿里大北线不再像过去那般让人难以亲近。尽管仍有为数不少的非铺装道路,但整体通过不成问题,普通的SUV即可胜任。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也正因如此,也给无数的越野爱好者留下了一探究竟的理由。
作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无人区,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目前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这里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因此也被誉为生命的禁区。
穿越可可西里并没有固定的路线,无论是南北船还是东西穿,核心区域都是昆仑山下的太阳湖及其附近的营地。不过,东西穿要比南北穿难度小一些,因为南北穿要横跨昆仑山。
穿越时要注意的是,可可西里的核心区域、保护区和缓冲区等,均属于法律禁止进入的范围,所以穿越时一定要避开这些区域。另外,这里的海拔超过500米,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所以一切要量力而行。
美丽可以与危险并存,这样才会更加吸引人,魅力才会无限。
⑷ 沈阳越野车“冲坡”时发生翻滚致其伤亡,这种“网红坡”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沈阳越野车冲坡时发生翻滚至其伤亡,这种网红坡的安全隐患是最大的,因为这些坡都是泥土长时间累积而成的,不仅泥土发黑,甚至土质还会出现松软、塌陷的情况,因此在冲锋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出现伤亡的情况。
三、结语
而且据当地的村民了解到,这个山坡发生翻车事件已经很多起了,所以也希望当地人民将这个坡给铲除掉,这样就能够减少很多危害事情的发生。另外国家也要出相关的一些规定来明确制止网红的行为,网红大多数都以挣钱为主要目的,从而不在乎对于其他人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加大对于网红的把控。
⑸ 越野车各地形驾驶有什么操作技巧
1、 崎岖凹凸地面:戈壁滩、乱石堆、干河床、山区碎石路等。在此种自然形成的原野地形驾驶,首先需了解车辆的最低距地高(最小离地间隙)。在乱石堆或干河床行驶,避免底盘磕碰石头车速应尽量慢些。通常分动箱用4L变速箱一档,20公分以下石头可采用单侧车轮碾过石头通过。无法碾过的石头,小则下车设法搬移,大则在石头前放置小石块,使之形成台阶状驶过,需注意石头的另一端也同样放置石块,否则前轮过后底盘会碰到突起的石头。2、 陡坡:山区、水坝、铁路护坡。常见的4X4车爬坡极限通常在30至35度左右,车身设计,分动箱齿轮、轮胎的抓地力、地面的干硬湿滑对爬坡都有影响。一般而言长轴距车不如短轴距车。在即将进入坡地之前即挂上4L。然后变速箱以一档起步,进入二档,保持一定的油门,使车辆保持定速的冲势,如此可以避免车轮打滑,湿滑的陡坡是难度最大的地形。一个4X4的驾驶者,在坡路上首先要求不倒滑后溜与不熄火,上大坡最应注意一定要迎着坡上,切不可侧向行驶,一旦侧坡超过30度,车辆就可能发生侧翻滚,后果极其严重。如遇到上坡中途动力不足无法继续前进,可立即停住挂入倒档,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配合点刹,保持方向盘正直,慢慢退回到坡下。在狭窄的山路方向盘的正确掌握是最为重要的。下坡虽不似上坡耗费马力,但操作不当也具危险性,通常驾驶者都明白不能持续踩刹车。在陡坡用分动箱4 L是控制车速的极佳方法。遇上弯道应提前减速,避免空踩刹车,并辅以变速箱低速档控制车速,若有必要应缓踩刹车。3、 泥泞:湿地、沼泽、水田、池塘、雨后的土质道路、冬季化冻后的土质道路。通常泥地用分动箱4H,变速箱二档或三档,使用固定的油门即可顺利通过。需要注意的是烂泥逾尺的沼泽地,车辆一旦不慎驶入,不论使用何种传动,车辆皆慢慢下沉,那时只有迅速求助外力协助拖离。在硬底的烂泥路上,使用分动箱4H或4L加油前进,虽紧握方向盘,车身仍略呈蛇行浮游,此种情况只要不偏离车道是没有关系的,唯需有心理上的准备。地基松软车轮微有下陷的泥地,分动箱用L4,变速箱用二档,把稳方向盘缓缓加油前进即可通过。在软泥地的前进中,若发现一旁有地面下沉情况,致车身倾斜又无法迅速通过时,通常是倒车后,在路沟上放置石块、木板等硬物,然后以分动箱L4固定油门前进。泥地的距离若非很短,保持一定速度的冲势是有必要的,在行进途中,若有小的横阻硬物,皆可直接碾过。坡地泥地往往使车辆打滑,加装防滑铁链可以改善部分情况,抓地较强的轮胎,减少轮胎的气压亦有助于改善。 4、 沙地:沙漠、流动沙丘、海滩、工地沙堆。驾驶4X4快速奔驰于广阔的沙滩,那种乘风前进的感觉,只有身历其中方能感受。车辆行驶沙地,车胎稍微下陷沙中,行驶略感吃力,但不致有困难。通常平坦的沙地,分动箱H4变速箱二档或三档都可畅行无阻。当前轮冲上沙丘以后,车头抬起重心即落于后轮,此时后轮需左右平均着地才可顺利通过。此时若是车身左右倾斜或是重量不平均,在车身前后倾斜的情况,无论是分动箱H4或L4,皆会形成车轮原地空转喷沙现象。此种情况若继续踩油门,依然还是四轮原地空转,可能还会愈陷愈深,此时使用绞盘机或是友车协助拖离是可行的方法,若要自力克服,只有下车将陷入较深的两个车轮底下的沙挖去,并以木板、石块等硬物放置于车轮底下,分动箱L4,变速箱一档,使车轮转动时摩擦硬物前进。按理论而言,4X4是不会陷在平坦沙地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当4X4以二轮传动时进入沙地,继续保持前进不换档也许就不会陷在沙地,一旦停车以后再开动时,若是未注意仍用二轮传动,猛加两次油门,则会使传动的二轮陷一大半在沙中,此时当然非用分动箱L4不可了,在沙中的二轮若陷的不深则有机会爬起,陷的深则连其它二轮也会愈转愈陷愈深。在沙地若有三个车轮陷入沙中,深度超过车轮直径40%以上时,仅靠车辆动力爬出的机会几乎是零,此时也是使用车轮底下垫硬物摩擦前进的方法来脱困,再就是求助外力了。5、 冰雪路:冬季道路、高寒山区、终年积雪地区、冰盖冬季结冰的河流、湖面。在北方的冬天,有广大的地区为白雪覆盖。在积雪不及2公分的雪地,只用普遍地形的驾驶方法即可,唯感到容易偏滑。不论是柏油路面或泥地,积雪以后特别湿滑,因此常下雪的地区,车辆都备有防滑铁链,装上铁链车辆车速不宜超过时速10公里。积雪20公分以上的雪地,分动箱用H4变速箱用二档或一档。在积雪达轮胎高度一半以上时前进阻力极大,此时分动箱使用L4。在积雪的平坦地面行车,特别要弄清楚雪下的地形,勿使车轮陷入大的坑洞和路边沟。在积雪的上坡路或下坡路,以L4控制车速是必要的,尤其是弯道坡路,更是要小心,应提前减速,缓踩刹车。在坡度15度以上的积雪弯道行车、分动箱用L4,变速箱用一档,尽量使车速降至最低,此种地形危险性极高,若非必要还是避免行驶。当积雪融化气温降低,则地面结冰形成地穿甲。在此种冰上行车,车速应尽可能减慢,地面略有坡度或变速过快,会出现车辆失控侧滑和不易掌握方向的情况。坡度十几度以上的结冰路面,是危险而不宜行车的地形。6、 涉水:江河、溪流、水库、湖泊的浅水区,城市低凹积水区,都是4X4常遇的地形。4X4由于电器系统与进气排气位置较高,而有较佳的涉水能力,一般的4X4越野车涉水能力约与轮胎高度相仿,涉水行驶前需探查了解水深,除了河床底部凹凸不平不易掌握外,积水的道路其街头街尾的水深差别有时极大,需注意车速不可太快,激起水花溅湿电路而熄火是常有的情况。当水深可能淹没排气管的地形,分动箱用L4,变速箱用二档或一档,稳住油门使引擎保持较高转速,避免水中换档,以此方法可使排气压力大于水压不致进水,涉水深度可达排气管口以上20公分。在急流中需防急流冲翻车辆,以顺着水流的45度的方向前进渡河,是比较安全的方法。涉水经验少的驾驶者不免恐惧在水中熄火,一旦在较深处熄火,应立即关闭全车电路,不要试图启动汽车,以防水被吸入气缸造成重大损坏,最好设法找其它车辆拖出此车。总之,成功的越野驾驶是技术、智慧和勇气的完美结合,车手只有多加练习,反复体验,善于总结,就能逐渐提高越野驾驶的水平。特殊障碍技巧详解上陡坡必须注意观察路况,选择挡位控制方向,做到一气呵成保持直线,一般使用低速四驱挂在二挡位置,转速保持2500到3000转之间。车头上到坡顶稍松油门,让车的惯性推动车子使整车上到坡顶。在上坡过程动力不足情况切不可左或右猛打方向,或原地掉头。应该刹停继续保持方向不变,挂倒挡,放开刹车用倒挡拖着车子往后倒,在有侧滑的情况则加油门调直方向下回原位。重新选则挡位上坡。注意:上陡坡动力不足情况猛打方向会使车子产生侧翻。关键:方向要直,车要直上直下,切忌中途转向或掉头。下陡坡注意和上坡一样,方向必须保持直线。一般使用低速四驱低二挡,下坡时不要踩离合。轻拖刹车(如果是坡太陡,发现有侧滑,应马上放刹车,并轻加点油)车子在进入下坡前一定要把车身拉直进入陡坡,保持车身直线下坡不要乱打方向。中途不要停车。下深坑时主要先判断车子进入角度够不够,在足够的情况下选择好相应的挡位,用挡位拖着车子慢下,当前轮进入坑底时,可加油门用足够的动力把车从坑底冲到坑顶,车头前轮到坑顶时松油门,让车子惯性把车推到坑顶。注意:下深坑速度不宜过快,更加不能下到坑底时使用急刹车,这样会容易造成车子前空翻。过石笋路是保持油门不可猛踩油门,一般使用在上石笋路时轻加油门,当感觉车子到石笋顶时收油门,等车子自然滑下石笋底时再轻点油门,这样可以使车子非常流畅而舒适地通过石笋路。要是猛踩油门通过,会使车子非常颠簸,且汽车底盘容易受损。斜坡侧坡驾驶(超过30度是一般越野车的极限)尽可能将重的东西放在靠坡的一侧,卸掉车顶架子的物品。当车子要通过30度或以上的侧坡时,必须注意保持车的方向直线,要是在通过时产生车轮空转以及侧滑,在不可能继续前行的情况下,不可把方向打向侧坡的顶部,(这样容易产生车子侧翻下坡)正确的方法是往侧坡底部打方向稍微加些油门,这样可以避免车子侧翻,使车子安全地开到侧坡底部等待其它车辆的救援。双边桥双边桥的驾驶,主要注意,在进入双边桥之前把车身拉直,以保持直线进入桥时慢进,当车子整体上到双边桥时保持方向不动以及油门不变,或车子上桥后有足够的动力时可踩离合,让车子用惯性通过双边桥。注意:切不可急加油门或点刹车,这样会容易使车子滑到桥下。泥泞山路驾驶技巧在泥泞的山路驾驶应该注意在上山时,保持车子的动力不应速度过快,保持均匀的速度,方向控制好,在车子上山的过程中出现拐弯侧滑或甩尾时,用力踩油门,然后立即松开,反复做几下这个动作,同时把方向调整到需要的位置,当调整过来后继续保持可控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泥泞的下山路面,要是速度过快往往会出现车子侧滑或甩尾方向失控冲下山。下山时必须保持慢下,当车子在极其湿滑的山路拐弯时,出现漂移失控时,也应立即采取急加油门和急收油门动作来调整方向,注意油门不要太大,基本在原来的速度上轻点轻收。车子基本靠山行驶,切不可靠山边行驶,出现紧急情况方向打向山体,以免车子滑落下山。简单拖车技巧简单介绍一下拖车,在泥泞路面的拖车,首先选择拖车带,一般我们常见的有钢丝,拖车布带(抱树带),还有专业的(笨猪跳)有弹力的拖车带,在泥泞路面我们只能选择抱树带或笨猪跳。在拖没有动力或车轮陷入泥坑的车时,挂好钩。要是在路面没有太大辅助力时拖车者应把车倒后些,留些空间提速以笨猪跳的形式拖车,当拖车绳绷直自己的车原地打滑时,应该立即松油门,然后挂倒挡后退,有一定助跑时继续之前动作,同时被拖车在自身有动力的情况,应该在前车拖时,挂挡给车轮动力以减轻拖车的动力损耗,当后车给拖离障碍时,应该把后车拖到相对有摩擦的路面停下。沙漠拖车,我们应该注意前拖车者应该慢起步,等车绷直拖车带时如车子能继续往前则保持油门拖离下陷点找一下坡或有草位置方可停车,如果拖车带绷直车子没动则立即停车往后倒车,给自己留有起步空间使用弹跳动作拖被陷车辆。被拖者应该注意,在前车拖拽时切不可加油门,只有在被前车拖出陷坑时方可轻加油门离开障碍.
⑹ 沈阳一越野车冲坡失败致一人死亡,这种网红打卡地该不该被取缔
沈阳一越野车冲突失败导致一人死亡,这种网红打卡地就应该被取缔,为什么随便的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网红打卡地,在以前这个地方它都相当于是危险地点,甚至可能会被围起来,但是现在为了博取流量为了找一些刺激,他们就来做这种挑战。
三、希望之后的时间里面加强管理
也希望各个部门能够加强安全管理,对于这种有危险存在的地方,该取缔就取缔,该围起来就围起来,不要让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做这些挑战。也希望大家能够将自己的生命当回事,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种人他其实就是为了找刺激,最后却把自己玩走了,就感觉心疼又觉得可怜。
⑺ 上汽MAXUS D90带我享受孤独而喧嚣的冬日——潮白河滩小野
如果非要说一个北京越野圣地的话,那就只能说是潮白河了。潮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经赤城、延庆,过怀柔、顺义、通州,东流汇入海河而注渤海。河道蜿蜒曲折,设有五闸八桥。夏季多雨,河水上涨,冬日干旱时,河滩即会现出地表。这就给无数的越野爱好者提供了场地,每到周末,无数的越野车慕名而来。而且有多段河道可玩。不过,近些年由于环境治理,很多河道入口被封闭。而今天我们找的这一段,位于郊区顺义一个小村庄——沮沟村。这一段位于沮沟村东侧,京平高速桥下。沿左堤路行驶至村口,左转进村,一打听就能找到。冬日的河滩,河水很少。但可玩性并不差,河道里有水道,有沙地,有泥地,有大坡,更有异常夸张的交叉轴,绝对是一个越野车测试和玩耍的好地方。
在一个晴朗的冬日下午,休假无事,前往这里一试究竟。下午14:00抵达沮沟村口,沿村里主路向东行驶,遇到超市后右转,行驶400米左右左转,在行驶300米左右以后右转下道。下道点位于京平高速桥下。
返程
用车感受:1、对于D90来说,在潮白河滩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动力足够。2、前后杠:如果没有改装前后杠,车友就不要挑战大沙坡或者变态交叉轴了,因为上面有很多的汽车零件碎片。3、沙地行驶:因为潮白河的沙地都是一片一片的,所以进去之后也没有必要降低胎压。4、救援:在潮白河,即使单车也没关系,因为有很多其他越野车,随时可以求救。5、电子限滑:我的大白没有锁,在经过小的交叉轴时,限滑介入很快。
⑻ 四驱表现优异 奥迪Q5L、Q7场地越野体验
宋枫桦 高级编辑 新车试驾 2020-06-17 00:10是否已经忘记了曾经买一台SUV是为了想要越野的,而买回来就让它一直堵在城市中,就像郝云歌中所唱“我那可怜的吉普车,很久没爬山也没过河”。如果要想有强大的越野能力,自然离不开一套好的四驱系统,而奥迪向来是做四驱系统的行家,一套quattro四驱系统几乎征服了所有越野爱好者。
如今奥迪拥有两款四驱系统可选,一套是带有多片离合器的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系统,搭载在 奥迪Q5L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等中端产品上;一套则是带有机械扭矩限滑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搭载在 奥迪Q7 、Q8等旗舰级SUV车型上。
奥迪Q5L场地越野体验全新Q5L相比起老款奥迪Q5最大的差异就是取消了托森式差速器的全时四驱系统,很多人也一直很纠结这一点,认为没有全时四驱的奥迪SUV就不正宗,但从我这两年的体验来看,这套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系统也拥有相当强大的越野能力,同时,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也是全时四驱系统不可比的。
在涉水体验中,驾驶奥迪Q5L驶入大约50mm深度的水坑中,可以看到奥迪Q5L的前摄像头自动打开,可在8.3英寸的中控屏幕中看到涉水情况,整套系统反应迅速,并且屏幕清晰度也很高,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前方路况。
在遇到交叉轴路面时,会听到来自底盘“咔咔咔”的声响,别担心,那是差速器在锁止的声音,简短几声之后,奥迪Q5L就通过了难度并不算低的交叉轴路面。奥迪Q5L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79mm,所以在面对一般越野路况时,可以放心大胆的让其通过。
在面对大角度攀爬时,奥迪Q5L搭载的2.0T发动机可迸发出185kW(252PS)的最大功率以及370N.m的峰值扭矩,在很短距离冲坡后,奥迪Q5L便成功爬上了大约40°角的土坡,并且由于刚下过暴雨,路面湿滑,在上坡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点打滑,但是在quattro ultra四驱系统的帮助下,整个过程还算很轻松。
下陡坡路面时,可以打开奥迪Q5L自带的陡坡缓降功能,然后放心的把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全部松开,让车辆自己开下陡坡,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把控好方向盘,不需要转动过多角度,仅微调即可缓缓下坡。
在使用陡坡缓降过程中,会听到奥迪Q5L自动控制刹车系统的声音,车辆会自动将时速控制在5km/h以下以保证安全,并且整套系统十分可靠,毕竟是来自一线豪华品牌的看家技术,所以即便是电子适时四驱系统,在越野驾驶时依旧值得完全信任。
在通过大角度侧坡时,奥迪Q5L搭载的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支撑,即便是侧倾角度达到30°,奥迪Q5L也可以从容面对,如果不是因为路面湿滑,笔者认为完全可以达到更大角度的侧倾,虽然奥迪Q5L搭载的是马牌UC6的舒适静音并且兼顾操控的轮胎,但是在湿滑路面的抓地力也是十分值得称赞的。
在炮弹坑越野项目时,由于奥迪Q5L较高的离地间隙,所以几乎完全不用担心会磕碰到底盘,只需要将驾驶模式调整到越野(越野过程中全程都建议调整到越野模式),便可以缓缓加速通过。
在通过炮弹坑时,同样可以听到底盘传来的“咔咔咔”差速器锁止声音,并且这套四驱系统反应十分迅速,失去动力的轮子几乎刚刚开始空转,差速器就会马上将动力传递给还有抓地力的轮子。
在面对十分湿滑的泥地时,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系统也拥有很优秀的表现,动力基本不会有太多流失,给油就走并且动力传递十分干脆利落,唯一不足的就是轮胎抓地力稍微低一点,如果是更湿滑的路面,就需要更换越野性能更强的AT胎了。
虽然奥迪Q5L在越野路况中表现优异,但是这毕竟是一台城市型SUV,所以真的想要驾驶着奥迪Q5L完成一些超高难度的越野,还是十分吃力的。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车去做,但毫无疑问,奥迪Q5L的越野能力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驾驶90%以上对于通过性的要求了。
全新一代奥迪Q7越野器械体验
很荣幸笔者在全新一代奥迪Q7刚刚上市后就体验到了它的越野性能,虽然并没有像奥迪Q5L一样去专业的越野路面,但是在专业的越野器械中,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全新一代奥迪Q7强大的越野通过性。
全新一代奥迪Q7 55TFSI搭载一台3.0L涡轮增压V6发动机+48V轻混系统的动力总成,配合一台来自ZF的8AT变速箱,最大功率为250kW(340PS),峰值扭矩50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4秒。
如果有人觉得奥迪Q5L上那套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系统不正宗,那么全新一代奥迪Q7上这套带有机械扭矩限滑差速器的全时四驱足以令人满意,这可是来自MLB evo 平台的正宗quattro系统,同时也意味着更强大的越野通过性。
由于器械数量限制和对车辆的保护,我们并未对全新一代奥迪Q7做太多越野体验,不过在上坡过程中,全新一代奥迪Q7在驶过多个连续减速带的时候,自适应空气悬架带来的舒适体验的确让人难以忘记,对坑洼路面过滤的十分全面,车内除了能够感受到一点点路感之外,几乎没什么颠簸。
360°全景影像也是全新一代奥迪Q7越野时的好帮手,并且在面对复杂路况时会自动开启,搭载全新一代MMI系统的10.1英寸车机屏幕分辨率很高,并且还支持上帝视角,可以观察到更全面的路况信息。
在交叉轴路面时,全新一代奥迪Q7更加从容,失去附着力的车轮短暂打滑后便轻松通过,这对于奥迪Q5L都十分简单的越野项目,根本难不倒拥有更强大越野能力的全新一代奥迪Q7。
把车开上10米高的跷跷板,你可曾做到过?笔者有幸乘坐着全新一代奥迪Q7体验了一把惊险的“高空跷跷板”,在强大的四驱能力以及抓地力很强的固特异EAGLE F1 SUV专用胎的帮助下,全新一代奥迪Q7利用22.2°的接近角和20.2°的高离去角,轻轻松松驶上了跷跷板,并且从容通过,虽然奥迪Q7在整个过程中十分淡定,但是车内的乘坐人员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
编辑总结
即便是一台城市型SUV,当你真的把它开到越野路面时,它依旧不会让你失望,这就是 奥迪quattro 四驱的魅力,哪怕是被人吐槽不正宗的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在面对交叉轴、炮弹坑等挑战时依旧能够轻松通过,更别提那套更加专业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了。
在经过一天的越野体验后,笔者对于奥迪这两套四驱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刚刚上市的奥迪Q7,笔者也对它强大的越野能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期待下一次能够真正体验到全新一代奥迪Q7在越野性能方面的优秀表现。(图/文/摄: 宋枫桦)
@2019⑼ 穿越老掌沟、攀爬好汉坡终极攻略,是什么呢
老掌沟这三个字在越野圈里可谓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之一,不亚于西藏、沙漠、无人区、草原等。好汉坡在最近些年更是如雷贯耳,俨然已成越野圣地之一。
其实真说起来,穿越老掌沟的前7公里难度属于初级,只要底盘够高,两驱就可以走。但我给老掌沟的评价就两个字:经典!老掌沟拥有青翠的树林、平坦的草地、始终相伴的溪流、凉爽舒适的温度。它的魅力在于山清水秀、小野怡情、赏心悦目。
(3)爬好汉坡中途失败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在雨后、雪后泥泞湿滑的时候,属于极度危险(曾经就发生过让人痛惜的翻车人亡惨剧,默哀一分钟),只要侧滑到旁边的山坡上,就是无解的死棋,盲目乱动会导致翻车,只能等救援。
(4)好汉坡不太陡,但是距离很长,需要持之以恒的动力输出。目前的经验:六缸发动机及以上,用低四2比较合适。因为很多年没有开过四缸车,我想四缸车至少不能高过这个档位吧。
(5)MT轮胎依然是首选,AT也没问题。